贺州瑶族的民俗风情
2020-12-11 15:19:39 229浏览
贺州是个多民族杂居的地方,既有瑶族、壮族、又有汉族、苗族、还有客家人。"南岭无山不有瑶",贺州低处南岭山系, 历来是瑶族的聚居区。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是贺州瑶族人口最多的县。贺州瑶族在于其他民族的日常接触中有选择的借取和采纳了许多地方民族的文化特质。独具特色的瑶族文化风情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贺州瑶族的民俗风情吧。
瑶族盘王节
瑶族盘王节又叫盘王还愿,是瑶族人民纪念其始祖盘王的盛大节日,迄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每年的农历十月十六日,祭祀男女老少都要穿上自己民族的节日盛装,聚居在一起唱歌、跳舞,欢度盘王节。他们唱的歌是以《盘王歌》为主的乐神歌;跳的舞则是每人手拿长约80厘米的长鼓群舞,一般为双人或四人对舞。关于盘王节、盘王歌以及长鼓舞,都有它们源远流长的来历。
瑶族服饰
瑶族妇女善于刺绣,在衣襟、袖口、裤脚镶边处都绣有精美的图案花纹。发结细辫绕于头顶,围以五色细珠,衣襟的颈部至胸前绣有花彩纹饰。男子则喜欢蓄发盘髻,并以红布或青布包头,穿无领对襟长袖衣,衣外斜挎白布“坎肩”,下着大裤脚长裤。 瑶族男女长到十五、六岁要换掉花帽改包头帕,标志着身体已经发育成熟了。
2006年,贺州瑶族服饰被国家文化部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瑶族的挑花刺绣工艺精致细巧。女性6—7岁就习作挑花。长大成人时,已成为刺绣的能手。瑶绣花纹图案的取材,主要有表现树木花草、飞禽走兽的,有表现云霞水文和城堞齿轮的,也有表现几何形和文字形以及人物形象的,名目繁多。而且各支系有各支系的花纹图案。真是千姿百态,鲜艳夺目,令人称奇。
瑶族特色药浴
瑶族药浴的药材是采用当地盛产的草药。一次药浴所用的草药,少则几十种,多则上百种。这些药都是平时劳动之余就已采回的,有的是房前屋后野生的,或是种在菜园里的,所以用时非常方便。所用药物因地制宜,功能多种多样,有清热解毒、祛风散寒、舒筋活络、滋补气血等等。药浴时,常根据不同对象、不同季节或不同疾病选择不同药物。
瑶族音乐舞蹈
瑶族音乐、舞蹈与其民间歌谣一样,起源于劳动与宗教。其舞蹈著名者如长鼓舞、铜鼓舞,系祭祀盘王、密洛陀的大型舞蹈。民间盛行的舞蹈还有狮舞、草龙舞、花棍舞、上香舞、求师舞、三元舞、祖公舞、功曹舞、藤拐舞等数十种。《盘王歌》有24种曲牌,唱腔相当复杂。民间流传的生产歌、酒歌,曲调平缓而喜悦;苦歌、哀歌曲调悲痛深沉;情歌欢快动人。现在,瑶族的长鼓舞、铜鼓舞已搬上了舞台,深受广大群众欢迎。